中医的大方能不能用?
作为一个中医人,我所接受的教育是,如果能用小方,就尽量别用大方。为什么?因为用大方往往意味着辨证不精,只能冀希望于撒网捕鱼式的大方。那么,当病机复杂时,小方疗效不高时,大方却是需要考虑的。
《内经》提出配药七方,即大方、小方、缓方、急方、奇方、偶方、复方。并认为:“奇之不去则偶之,是谓重方。”意思是说,若药味较少的方子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时,应采用药味较多的复方从多角度来治疗。
我读历代文献,发现历代名医也都时有大方。比如张仲景的鳖甲煎丸有25味药;薯蓣丸有21味药,可谓是大方。再如,临床常用的一些药方也往往是大方。《宣明论方》里的防风通圣散,《证治准绳》里的调营饮,《兰台轨范》里的大活络丹,这些都是对复法大方的实践,并取得良好效果。
为什么要用大方?清代大医徐灵胎认为:“药有独选之功能,方有合群之妙用。”我的理解是,当单味药治病力有所不及时,则合药成方。当小方未能兼顾多个病机时,则合方施治,这样做的结果是,可能方子会越来越大。
大方的疗效如何呢?我自己也时用大方,我的体会是,大方看似是一堆不同功效药物的堆砌,实则每一组用药皆对应着一个证候。进一步说,之所以要用上大方,因为辨证需要,证多则方多,合在一起即成一个大方。古人有言,医者用药如将之点兵,兵多将广,才能攻克顽疾。
事实上,大方绝不是诸多药物的胡乱堆积,而是诸药之间环环相扣,诸方之间各有兼顾,也唯有如此,才能发挥该方的最好疗效。反之,若辨证不明,用药杂乱无章,虽然自认为面面俱到,其实反而会互相掣肘,甚至伤损正气,导致正气变虚,祛邪无力,无治病无益。
以治癌症为例,癌症的本质是正虚邪实。若不加辨证而滥用大方,就容易使正气本虚,邪实难消的癌症患者加重病情。我的经验是,治癌症非用大方不可,因为其病机复杂,简单来说,既有正气之虚,包括阴阳气血之虚,又有邪气之实,包括痰浊、血瘀、水饮、湿毒、热毒等之聚积,此时若用选择合适的大方,可以从多角度来攻逐邪气,并能兼顾正虚,如此才能更好地帮助病人康复。
再者,今时多种慢性疾病高发,且很不容易康复。为什么?我的理解是,因为这些慢性疾病往往病机复杂,既有虚,又有实,虚实夹杂,颇难措手。要想更高效率地帮助病人康复,就需要医生在精确辨证的基础上,选择合适的大方。当然,这绝不是治疗任何一个慢性疾病都处以大方的借口。(董洪涛)#中医#
文章来源:《中医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yzz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929/172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