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类健康危机呼唤中医文化复兴
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医、中医文化、中医药治疗突显在公众面前。无论是国家层面组织中医医疗团队支援武汉,还是各省区市先后发布中医药防治诊疗方案;从院士,到百姓;从官方,到民间都见证了一个事实:大疫之下,中医重新走到防控疫情的第一线,成为防疫情、治疫病的重要力量。这或许是中医因“疫”重生,转“危”为机的一次凤凰涅槃。我们应重新认识中医,让中医振兴、让中医文化复兴起来!
中医的真身是“中毉”,为德医
古时中医认为,人是万物之灵,万物有灵方为生。灵者,心神也。《黄帝内经》说,得神者生,失神者亡。而心神之阴阳为魂魄。“魂魄分去则人病,尽去则人死”。可见古人对于人的生命认知是极为深刻的,人的心神、魂魄的存在决定人的生死存亡。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神气舍心,魂魄毕具,乃成为人”。心神者,人的正气之源,神气者,人的生命主宰。因此,古时中医疗人看病,多从心神、魂魄入手,观其心神守位,魂魄离散与否。医者,常观心神,辩阴阳,察魂魄,,明虚实,与巫相通,故古之医者称为“毉”。“毉”字之“巫”,为“工”与“人”的组合。“工”者,上下两横代表天和地,中间的“丨”代表通天达地者,上通天意,下达地旨;左右两“人”,则为阴阳,亦为鬼神。所以,毉者,是通天地,知鬼神,晓魂魄,合人意也。古时中医认为,人与天地一体,人与天同心共在。如《礼记》礼运说:“故人者,其天地之德,阴阳之交,鬼神之会,五行之秀气也....故人者,天地之心也”。人与天地同心,在于明其德,合其道,德道一体,天人合一。王阳明《传习录》中说:“夫人者,天地之心,天地万物一体者也......良知之在于心,无间于圣愚,天下古今之所同也”。“中毉”者,“中”为正,正为德,中毉即是德医。人与天同心,天人本合一,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然;天乃宇宙的先天一炁,为德道的本源本体,亦是人的本心本性。因此,人的先天本性,德道本心自在,“吾性自足”,无需他求。故中医始终倡导以德正心修心,保持先天本源本体的正能量,以道立人立身,在俗世的本末先后中始终“守神”如一,保持本心本性,“守正”、“明德”,德行天下,心身即可健康安然。所以,古时中医,主张“上工守神治未病”。“守神”,即是以天人合一的本源正能量,以德道一体的精气神,定心神,守正气,安魂魄,不使有疾,在人之未病之时,根除所有的病根。故而正心修身是人健康防病、安身立命的基本准则。
传统中医为天人合一者,其本心本性始终与德道本源的正能量合而为一,使中医成为上医、大医、圣医、神医,达到《吕氏春秋.重言篇》所说,“听于无声,视于无形......老聃是也”的境界;进入《道德经》揭示的“不出户,知天下;不窥牗,见天道。其出弥远,其知弥少。是以不行而知,不见而名,不为而成”的神圣境地。据《史记.扁鹊列传》记载,战国时的扁鹊就有“透视人体,视人五脏颜色”而知人的病态能力,其四见蔡桓公,四次都告知桓公的病分别出现在腠理、肌肤、肠胃、骨髓四个层面即是典型的例证。因此,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乱治未乱”。《抱朴子内篇》又说:“古一人之身,一国之象也;......神,犹君也;血,犹臣也;气,犹民也。故知治身,则可治国也”。可见,传统中医拥有天人合一、德道本源的正能量,上医医天医国,下医医人医病。为医者,自古就有不为良相,即为良医的说法。
中医者,必是天人合一、德道一体的成就者才能从事的神圣职业。明代医家裴一中在他的《裴子言毉》中就有一段名言:“学不贯古今,识不通天人,才不近仙,心不近佛者,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,断不可作毉以误世。毉固神圣之业,非后世读书未成,生计未就,择术而居之具也,是必慧有夙因,念有专习,穷致天人之理,精思竭虑于古今之书,而后可言毉。”隋唐间的孙思邈在他的《大医精诚》中也说:“凡大医治病,必当安神定志,无欲无求,先发大慈恻隐之心,誓愿普救含灵之苦。若有疾厄来求救者,不得问其贵贱贫富,长幼妍蚩,怨亲善友,华夷愚智,普同一等,皆如至亲之想。亦不得瞻前顾后,自虑吉凶,护惜身命。见彼苦恼,若己有之,深心凄怆。勿避险巇,昼夜寒暑,饥渴疲劳,一心赴救,无作功夫形迹于心。如此可为苍生大医,反此则是含灵巨贼。”由此观之,古之中医,无不是天人合一的大成就者,不但以德道立人,而且无我立他,舍身救人,是忠诚践行本心本性的神圣医者。
文章来源:《中医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yzz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610/134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