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振华教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医案则
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,人们缺乏颈部锻炼,而且长时间保持不正确坐姿,造成椎关节退变,进一步导致颈椎病的发病率大幅增高[1]。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病分型中最为常见,常因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压或受刺激所致,由于受压神经根的不同,临床症状往往也有所不同[2]。随着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不断深入,中医治疗对本病的疗效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。
1 病因病机
《素问?痹论篇》提出: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也”,这指出风寒湿三种外邪侵袭人体,以致经络不通,气血痹阻,形成痹证,而颈椎病和痹症在症状上相似,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,关节活动不利。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,当经络阻滞,气血运行不畅,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[3]。阳经活络于颈部,颈部经脉不通,以致气血不畅,阴阳失和,则易发为项痹病。除以上两个病因以外,营气亏虚亦可导致颈椎病,其病机主要为脾胃运化失调,无力运化水谷精微,以致营气亏虚,颈肩部失于濡养。国医大师刘柏龄根据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经验,将颈椎病分为三种证型,分别为风寒湿证、气滞血瘀证、肝肾不足证[4]。
2 临证经验
李振华教授吸取前人的经验,在颈椎病的治疗上取得了不错的疗效。针对风寒湿证,采用乌头汤加减,以散寒通络,祛风除湿。针对气滞血瘀证,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,以活血化瘀,通络止痛。针对肝肾不足证,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,以补气养血,通络止痛。虽然辨证用药有所差异,但是颈椎病的根本仍然在于局部气血的不通畅,所以除气滞血瘀证之外的证型在治疗时应兼顾活血。
3 医案举隅
患者,男,47岁,某公司职员,2019年11月12日初诊。患者主诉:颈痛伴右侧上肢麻木3个月,加重7天。现症:颈部酸痛,活动受限,以旋转活动受限明显,有明显压痛点,右侧上肢麻木,夜间加重,睡眠欠佳,饮食可,二便调,舌质紫暗,苔薄白,脉涩。体征:颈椎生理曲度变直,C5 棘突旁压痛(+),右侧臂丛牵拉试验(+),椎间孔挤压试验(+),双上肢皮肤浅感觉正常,双上肢肌力正常,生理反射存在,病理反射未引出。颈椎X线示:颈椎生理曲度变直,C4-C6椎体后缘骨质增生。中医诊断:项痹病,气滞血瘀证。西医诊断:神经根型颈椎病。治疗以活血化瘀,行气止痛为主。处方以桃红四物汤加减:桃仁20 g,红花15 g,黄芪15 g,葛根20 g,芍药15 g,丹参15 g,桂枝15 g,当归15 g,乳香12 g,没药12 g,香附10 g,川芎15 g,延胡索10 g,甘草10 g。服14剂后,患者颈部酸痛减轻,右侧上肢麻木减轻,睡眠未见明显改善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涩。故于上方中加入远志15 g,茯神15 g。患者服药7剂后,颈部酸痛明显减轻,活动受限改善,右侧上肢麻木消失,睡眠尚可。嘱患者继续服药7剂以巩固疗效,适当增加颈背部肌肉锻炼,避免长期低头姿势,以防止颈部过度劳累,避免风寒刺激。2个月后随访,患者颈部偶有轻微酸胀,颈部活动尚可,右侧上肢无麻木,病情未反复。
4 总 结
李振华教授认为,本病案中患者为瘀血导致颈肩部气血运行不畅、经脉失养而发为本病,故以桃红四物汤加减。桃仁、红花,活血化瘀;黄芪补气行血,为气分要药,气为血之帅,可加强活血化瘀之效;以上三药,活血化瘀,行气通络,共为君药。葛根可舒筋脉,为太阳经引经药,善治项背强痛;当归,活血生血,补血而不留瘀,为血中气药;芍药酸敛,能缓急止痛、舒经活络;丹参活血祛瘀止痛;桂枝味辛、甘,性温,能发汗解肌、温通经脉;川芎活血行气,祛风止痛;香附调气理血;方用葛根、当归、芍药、丹参、桂枝、川芎、香附七味药,以活血祛瘀、通络止痛,共为臣药。乳香、没药为对药,有活血行气止痛之效;延胡索可祛风胜湿,通筋活络;三者共为佐药。甘草,性平,味甘,可调和诸药,为使药。服药14剂后,患者症状减轻,观其舌脉,可知瘀血渐行,此时效不更方,但患者睡眠仍欠佳,故加远志、茯神,以安神。继服14剂之后,患者症状基本痊愈。而本病病因根本在于长期伏案或劳累,以致颈肩部瘀血阻络,故仍嘱患者适当加强锻炼,避免长期伏案,避风寒,以防止病情进展。
李振华教授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强调活血疗法对本病的作用,恢复局部气血运行是改善症状的关键。本病例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,对于改善气滞血瘀导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,有显著的疗效,配合患者自觉进行颈肩部的锻炼,较少发生病情的反复。而实际在临床中治疗其他证型的患者,在针对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的同时,辅以活血化瘀药,往往亦收效甚好。
文章来源:《中医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yzzzz.cn/qikandaodu/2021/0306/728.html
上一篇:雨课堂微课在免疫学课程建设中的思考
下一篇:互联网智慧小儿推拿平台的设计与实现